top of page

​李聿

充滿無限可能的藝術家

aishin_edited_edited_edited.png

高雄出生的李聿,自五歲習鋼琴。十歲時以榜首考進鳳山國小音樂班,選大提琴為副修。受到日本動漫影響,聿愛上了鯰川圓而跟她爸吵著要學薩克斯風。十四歲時,李爸爸真的就帶了把女中音薩克斯風回家。上高雄中學後,由於合唱老師高慧容女士鼓勵,開始學習聲樂,進而以此為主修考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更因此幸運地成為台灣歌劇舞台演進深具歷史意義的曾道雄教授師大退休前的最後一個聲樂主修學生。

由於曾教授對歌劇推廣的熱情與對年輕人的栽培,李聿大二時,於國家音樂廳首次演出歌劇「迪多王的仁慈」中一角-Annio-。隔年,李聿在「女人皆如是」中演出Dorabella,於馬來西亞與台灣巡迴演出。大四時,李聿於國家戲劇院演出「斷頭台上的修女」中Mère Marie一角。對歌劇的熱情愈益增加,除了舞台上演出之外,李聿也積極學習歌劇教練與指揮,更因此加深赴美學習的決心。

 

2005年,李聿考進曼哈頓音樂學院鋼琴伴奏碩士班,向Thomas Muraco教授學習。在Muraco教授受聘於Theater Bremen擔任Studienleiter-Kapellmeister的那一年,李聿轉為茱莉亞音樂學院當時的合作鋼琴主任Margo Garrett與曼哈頓音樂學院中Scott Rednour教授的門下弟子。這些教育家不但幫李聿奠定技巧,也讓李聿從學生轉化藝術家。

學伴奏的同時,李聿同時向校外演出者們學習聲樂:她從Ron Raines學到自然穩健的運氣運聲,受Dolora Zajck指導而開發了聲量的最大潛能,而Jane Olian引導頭腔共鳴,讓李聿能不費吹灰之力般歌唱。又因聲樂伴奏必修與聲樂必修課程重疊不少,李聿畢業後得到的第一項專業劇院工作,其實是以實習歌手身分,在佛羅里達州的Sarasota Opera工作。

除了唱與彈之外,李聿深受指揮家David Gilbert以及他同樣充滿音樂天才的家人們栽培。李聿受Gilbert教授之邀,參與教授的網路指揮授課影片製作。2009年,Gilbert教授受到指揮家Muti寄出的訊息,推薦李聿以「新一代指揮家」的身分,於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見習Attila製作。

到目前為止,李聿於美國、加拿大、意大利、馬來西亞,以及台灣演出過逾二十部歌劇主角與配角、擔任逾四十部歌劇教練、指揮過六部歌劇,...。除歌劇以外,李聿也在近十年內現身於其它類型之古典、爵士、搖滾,...,遠及佛朗明哥等逾五百場演出中。

活躍於舞台上的李聿,也積極發展舞台後的可能性。自十七歲,聿開始接觸電腦音樂。並於大一時為謝長廷改編市長連任競選歌之歌劇版。(會寫出來,當然是因為他連任成功。而競選成功的原因,應該跟歌劇版競選歌沒有太大關係...)之後,李聿以這項能力結合劇場元素,與非營利機關合作推廣善意與創意。而在與慈善單位合作期間,李聿發掘自己在市場經營與推銷的才能。(曾受雇某兒福單位,於五個月內協助策劃系列活動募破三千萬台幣)由於這些經驗,李聿受邀至許多學校與機關單位演講,分享自己如何以才能助人與自助。目前,李聿身任Sarah Jane Johnson紀念教堂的音樂總監與推廣部門幹部。.

此時,李聿被她不到一歲的女兒忙得團團轉。在犧牲睡眠或燃燒生命後勉強擠出的閒空內,她與親妹妹李律正在策畫年底一系列佛朗明哥相關藝術活動(打算把「小野狂花」的團員帶到美國表演),以及明年為加拿大的學生們準備「數學、音樂,與市場經營」的兩週夏令營。

更多與李聿相關的趣事

bottom of page